來源:上海證券報
“今年擬安排項目1722個,總投資超6.5萬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5261億元,相當于平均每月投資額超過400億元。” 1月5日,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在廣州市新聞發布會上透露。
新年伊始,因湃電池、增芯傳感器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的開工號角陸續吹響。除重大項目建設“開足火力”外,當前,廣州還從促進外貿提質增效、加速釋放消費潛力等方面共同發力,全力“拼經濟”。
抓項目:重大項目提振信心
“為確保2023年6月底完工,共有110多名機電安裝人員在元旦假期堅守崗位。”位于廣州黃埔區的納米智能技術科技園(二期)是廣州市重點項目之一,也是目前中國在建最大的納米產業園項目。電氣工程師趙約翰介紹,該項目已進入裝修收尾施工階段,計劃于1月底前完成所有室內機電安裝工程。
廣州市發展改革委披露,2022年1至11月,廣州市1654個“攻城拔寨”項目已超額完成2022年計劃任務,預計全年將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10%。
2023年,廣州擬安排項目1722個。其中,總投資超100億元的項目149個,合計總投資4.06萬億元,占市“攻城拔寨”項目總投資超六成。年度計劃投資超10億元項目109個,其中,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、增芯等9個項目年度投資超50億元。
在產業領域,廣州將圍繞“產業第一、制造業立市”重大戰略部署,著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鏈集群發展,大力實施“強芯”“亮屏”“融網”“智車”等工程,全年安排項目超800個。
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,重點推動華星光電、芯粵能半導體一期等項目全面投產;加快建設增芯、粵芯三期、華為廣州研發中心等項目,推動南沙科創中心芯新產業園等開工建設。
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,重點推動小鵬汽車廣州智能網聯汽車智造產業園、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、東風日產研發四期擴建第一階段建設等項目竣工投產;加快建設廣汽自主電池項目、廣汽本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大建設等項目;推動廣汽自研電驅科技項目、東風日產新能源產線改造等項目全面開工建設。
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方面,重點推動昭衍新藥研究中心等項目竣工投產;加快建設廣州國際醫藥港、恒瑞抗體藥物研發及產業化一期等項目;推動著杰生命科學園等項目如期開工。
據介紹,一季度廣州將重點抓好項目開工、項目招引及要素保障,爭取一季度完成年度計劃投資三成左右。
忙招商:要素保障構建引資磁場
在廣州開發區,現代汽車集團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、生產、銷售基地“HTWO廣州”即將竣工投產。接下來,該集團還將在這里打造全球首個無人駕駛氫能汽車示范區,構建氫能產業生態。
近期舉辦的廣州汽車產業大會上,廣州集中簽約了采埃孚、德國ABT等34個汽車產業強鏈補鏈項目,累計投資額超330億元。
數據顯示,2022年1至11月,廣州市實際利用外資已超上年全年規模,其中制造業外資增長78%以上。在穗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達335家。
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,未來廣州將聚焦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、半導體與集成電路、生物醫藥、現代高端裝備、新材料等產業鏈,搭建產業鏈供需平臺,支持“鏈主”企業招商、市區聯動上門招商,開展“大招商”、“招大商”,力爭新一批關鍵性的重大項目落戶落地。
“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,搶抓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鏈外遷機遇。”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羅政說,廣州將針對重點區域、重點產業、重點企業,開展高頻率、專業化、小分隊招商,力爭引進更多科技類、制造類外資項目。
要素保障方面,廣州將實施全產業鏈保姆式服務,打通招商項目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重點推進采埃孚百億級汽車電子工廠、三菱重工燃氣輪機、增芯智能傳感器、芯粵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項目、TCL華星廣州T9等一批制造業項目落地、建設。